渴望真理演讲稿1000字作文

文笔咖 人气:2.75W

在人类历史上有着许多科学巨著,大家能叫得上名字的有几本?(如牛顿的《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》,爱因斯坦的《相对性原理》)那么在这几本书中,自己又仔细读过的有几本?肯定是寥寥无几。为什么会造成这个情况?因为这些书之所以被称为巨著,是因为这些书走在当时的科学前沿,开辟了人类新的认知,足以载入史册。但在我们看来这更像是专家写给专家的,以初中的知识储备,我们就是个门外汉。那我们真的就离它们如此遥远吗?当然不是,今天我主讲的就是那本蕴含着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智慧的《几何原本》

渴望真理演讲稿1000字

首先我聊聊《几何原本》的作者欧几里得(公元前330年—公元前275年),古希腊人,他有一个或许更加有名的学生叫阿基米德。欧几里得被称为“几何之父”,他最著名的著作《几何原本》是欧洲数学的基础。当时的人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几何学的知识,然而这些知识当中,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和不足,就是缺乏系统性。大多数是片断、零碎的知识,于是欧几里得站了出来,在此后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,经过欧几里得忘我的劳动,终于在公元前300年结出丰硕的果实,就是几经易稿而最终定形的《几何原本》一书。这是一部传世之作,几何学正是有了它,不仅第一次实现了系统化、条理化,而且又孕育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——欧几里得几何学,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几何学。

再来看看书的内容。一开始,书上就提到了五条公设:

1。过两点能作且只能作一直线;

2。线段(有限直线)可以无限地延长;

3。以任一点为圆心,任意长为半径,可作一圆;

4。凡是直角都相等;

5。同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,若在直线同侧的两个内角之和小于180°,则这两条直线经无限延长后在这一侧一定相交。

乍一看是不是觉得这些理论十分的“傻瓜式”,多么简单。但是想到如今我们数不胜数的几何定理都是最初由它们构成的,是不是十分震撼呢?最后一条公设就是著名的平行公设,或者叫做第五公设。它引发了几何史上最著名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关于“平行线理论”的讨论,并最终诞生了非欧几何。

再往后翻,你会发现这本书的主要框架结构就是由一个个命题堆起来的,先用公理去证明几个小命题,然后再将这些小命题堆起来,证明出一个复杂的大命题,逻辑严谨且方法巧妙,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?没错,我们现在所用的数学教材就是这个体系,若你去看牛顿的《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》,也是这样。由此看来欧几里得的这种思维是开创性的,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。

再说说严谨性,譬如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,这需要前面的命题3,而命题3又和命题2的作图有关,而命题2又和命题1的作图有关,所以要证明这个命题所需要之前所证明的三个命题。而再相比数学书,这要严谨太多,逻辑方式就是:真正有范围限制的问题,做出真正的逻辑解释。举一个例子,所有人终有一死,苏格拉底是人,因此,苏格拉底终有一死。这不就是简单的代换吗?不,这是一种思维方式。而现在的人就是缺少思维方式,思考不严谨,说话不严谨,整天开开玩笑,迟早自己也要成为玩笑。

当你往后翻了许多页,你会发现这本书,以初中生的基础完全可以理解——只要你有足够耐心。为什么?因为这本书是在两千多年前完成的,所用的数学术语与现在的有很大的不同,看起来有点艰难晦涩,还是那句话,只要你有耐心。

很早之前,就有许多人来问我借着看,他们说“我想提高点数学成绩。”但是你若以提升成绩为目的,我建议还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课内书上。为什么?因为你想提升成绩,必须要有针对性,而这本书没有针对性,从平面几何到初等数论再到立体几何,甚至有很多内容考试都不会遇到。那我看这书干嘛?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就如问“我为什么要学数学”一样,看这本书对我而言就是锻炼思维,它能改变我的思维方式,变得更加“严谨”。

还有一点,就是当你在小学第一次知道“等边对等角”,你是不是只是“嗯,好的,我知道了。”然后呢?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?我问问在座的八年级同学,你们刚学完透镜,你知道了“凸透镜能聚焦光线”,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?对啊,现在的人越来越不去思考,你们真的有好奇心吗?这边《几何原本》通篇就是讲“为什么”——以一个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人的视角。他没有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知识,没有我们的那些符号,他拥有的,只有他手中的一支笔,一把尺,一支圆规和一个对真理渴望的大脑。你们,渴望真理吗?!